关于物联网形式的思考(一)

实际撰写时间:2016-10-16 11:38:04 最近在学校里学习任务繁重,感觉都没有时间来思考了,这和初中那段时间可以有大块时间想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同了,毕竟高二了,也要为学习想想了。 但是,即使是在这样时间紧的情况下,我还是忍不住花些时间来思考。思考的内容就是今天我在这篇文章探讨的东西。物联网,这个正在不断发展的东西,在未来将会使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但现在,我认为,国内物联网还不成熟,一是没有统一的协议,二是物联网的概念在国内并不深刻。什么是物联网?先看看维基百科的定义: 物联网(英语:Internet of Things,缩写IoT)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資訊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1] 关键的是,所有可以行使独立功能的物体互联互通。这就说明,在物联网这张网上,所有接入这个网络的物体都可以实现互联互通,互相交流信息,然后运用自己本身自带的功能加上通过物联网获取的信息使运作更加便捷、快速。在此之前,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智能家居。智能家居,通过在开关,门锁上加入通信装置以及必要的功能装置,然后通过手机连接无线主机对这些只能家居进行控制。在这种模式下,为了安全,所有的通信都必须通过类似无线主机这样的装置来操作。我在淘宝上看了一下,这种系统以及有很多卖家在卖了。包括小米等,都已经在这方面探索了。但我认为,这样的思维其实是将物联网的中心化了。 中心化自然有中心化的好处,也有它的弊端。好处就是,通过无线主机来操控的原理比较简单,只要把手机连接wifi的那一套搬过来就可以了。而且相对来说也比较安全。但是,思考一下,如果黑客把家里的无线主机攻破了,那么他是不是就等于操纵了你的家里所有的智能家居?你的所有个人信息黑客都将一览无余。而且这样做的话,物联网这张网的大小就要被限制了。如果互联网有中心,那么互联网还会达到今天的发达程度吗?显然,物联网要快速发展,去中心化应该是趋势。去中心化后,两个遵循统一协议的物体之间将可以交流信息。而且每一个物体的加入,都可以拓展这张网,如同TCP/IP协议一样,每一个物体既可发送信息,接受信息也可以传递信息。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这张网更好得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将它与互联网融合,成为互联网的新的终端。如果能这样做,那么人类的信息获取能力,传播能力将会大大提高。这样,全人类都可以分享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个有特定功能的物体就好像获得了智慧一样,他们可以先获取足够的信息,再来进行更好操作。它们可以互相分享信息,然后更好的服务人类。工程师可以通过这张网,来对它们的智慧进行改进更新,减少物品换代速率。这样物联网的适用情况就不局限于智能家居等情况了,随着物品的智能化程度的拓展,物联网会将触角伸向各个角落。在这张网下,每一个物品不仅仅可以帮助人类完成它们既定的功能,它们还是互联网信息的贡献者,它们会将它们知道的信息在许可的情况下贡献给互联网,贡献给人类社会。这样的物联网形式将会大大提升人类社会的信息程度,,信息获取交流将会大大加快,生活会更加便捷。这是物联网发展的趋势。但不可回避的是,它会带来隐私问题,协议问题,以及安全问题,但这种问题是可以预防的,在接下来的几篇文章中我将会讨论这些问题。 注:这篇文章是在匆忙之下完成的,有些遗漏,日后我会完善这篇文章。如果有错误请指出,谢谢。

十月 16, 2016

自己总结出养成习惯的一些实用经验

很多人都会想养成一个好习惯,因为一个好习惯能够然仍长期做一件好的事情。这件好的事情,每做一次都会带来一定的好的影响。而一个好的影响的一次次叠加,经过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就能使得一个人的某个方面产生巨大的良性改变。而很多人想养成习惯却难以坚持下来。反而求助于很多外力来“监督”自己,这样反倒让自己变得更加痛苦。 我觉得想养成习惯而不得根本原因是缺乏内在的强大的动机。比如说,你想学习一门外语。你知道,学一门外语能够有种种好处。但是,你其实内心清楚,这些好处只不过是锦上添花,并不会影响你的前途。自己是骗不了自己的,我这里不是要说要不断暗示自己学习一门外语很重要。 我这里想建议,你要让学习一门外语真的对你来说很重要,这才是有效的。比如说,你报了一个出国留学的计划,是你人生规划的一部分,花了很多钱签订了合同。你现在是不学也不行了,不学,你的人生计划就完不成,为了签订合同所花费的钱也打了水漂。这样,才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一旦产生,它会在你的内心不断提醒你,不断鞭策你,让你自动去拿起外语书。除非,你有什么拒绝它的理由,不然你的怠惰在你自己这里就过不了关。 另一个我发现的重要一点是,习惯的订立要顺应自然,最主要的是要顺应自己的内心。不能说,给自己定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习惯。你不喜欢某件事情,你非要去强迫自己做,那最终是做不成的。喜不喜欢一件事情,主要看你先做这件事情前会不会有一种愉悦感,你能想到你做这件事后,你能收获什么,这让你感到愉悦。有一种愉悦感,能够时不时地提醒你去做一件事。 第三点,长期坚持而非一直坚持。不能说要强迫自己一直坚持某种习惯,因为随着自己生活的继续,习惯是会被慢慢改变的。长期坚持,这意味着在一段很长的时间内,你是会经常做这个事情的。 偶尔的一两次没有做,不代表习惯没有了或者是习惯被打破了。因为事务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总有反复。所以给自己一点做不一样事情或者不做这件事情的时间,让自己处于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记住,盈满则亏,让自己总是游刃有余一些,容许一些小的偷懒,养成习惯的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大的报复性波动。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这个习惯并不是一个好习惯,或者并不适合你。这个时候请果断放弃这个习惯。因为养成习惯是一个正向反馈,是自己不断激励自己,不断有所收获,而不是一个自己和自己内心拉扯的过程。 还有一点就是,习惯的养成不能影响自己的正常作息。不能说我今天要背单词,由于一些突发情况没有做成,然后在深夜也要背完,挤占了自己的睡觉时间。这是得不偿失的,反而会因为自己的生活周期的失调,陷入一种疲于奔命的情况,导致习惯越来越难以养成。 最后,如何知道一个习惯是否已经养成?当你发现,你今天不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好像缺了点什么的时候。或者,某个时间会自动地想起去做这件事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可以认为习惯养成了,你只要顺着来,享受习惯的惯性带给你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你就能不断收获自己在某一方面的成长和快乐。

一月 1,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