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主流道路的一些思考

一般而言,我们总是倾向于捡着他人走过的路来走。一旦偏离这个所谓的“大众路线”,我们很可能就会觉得自己处于悬空状态,从而陷入一种循环地自我怀疑中,总认为自己处于一种脚不着地的危险的状态。我感觉这是我们倾向于认为,大众的某种“主流”的观念是一种无可辩驳地正确,从而不会去思考其中正确性来源的几方观念的出发点,以及这些观念背后的逻辑。

具体来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种压力,让我们按照主流的方式去行动。这种压力直接来自社会与文化的期望、他人的看法以及我们自身对所谓“成功”的刻板印象。我们害怕偏离主流,也害怕在便利主流后失败,从而被周围的人认为是典型异类或失败者的活生生的例子。因此,我们倾向于随着周围的人选择安全、确定的道路,即那些大家已经验证过的方法。顺从主流方式可以当然可以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果,但这种方式并不一定最适合作为单独个体的某个人,你可能并未从自身的具体情况的细节出发来选择,而可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我们不断仰视其他人的成功,给自己制造一个个“神像”,时时刻刻去回忆去参拜,在谈论中夹杂这感叹、羡慕或者是丝丝的嫉妒。但我们强调要像这些“神像”看齐,要成为他们,但却始终忽视了自己的特点。我能不能成为另一种定义下的“神像”?这个是很多人都很少去思考的问题,很多时候大多是人可能认为这种思考无意义。

这个时候想象一下,如果别人向你寻求有关他们当下困难的决定或者说是某段时期的人生道路,你可能会毫无思考地说出这些“主流”方式,但当别人进一步问你为什么这些方式是正确的?是否可以列出实际的步骤并从自身出发去论证这些步骤的合理性?你可能第一时间就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虽然说,当你跳出固有的“大众”思维去思考的时候,想着我可否在这个主干道的这个岔路口上走拐进另一条路。这可能会产生很多困惑,因为这对于你思维的惯性来说,何尝不是一次急刹车?也许你第一次考虑一种未曾设想的可能性。并且有可能突然发现原来这件事的逻辑是非常复杂的并陷入一种思维错乱中。在你尝试你认为是正确的新方法时,也有可能发现你其实是走了弯路。最后你可能会得出结论,主流方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是基本上正确的。然而,只有意识到这些,有意识地去了解这些,在拥有可行性的基础上去试着尝试这些,你才能在不断尝试和试错中更清晰地把握事情的本质,最终正确认识“主流”方式的合理性以及它为什么会存在。这个时候你的脚或许真正开始走在实地上,这大概会逐渐在内心深处建立处一种内在的自信,不断引导你尝试其他的可能性,从而有可能找到最适合你个人特质和当下实际情况的道路。

所以,我个人认为不要因为害怕事情的复杂性而放弃寻找其他解决方法的可能性。这个时候要相信自己的现有的能力和基于大量有效思考而对事物判断产生的直觉,不要过分依赖他人的意见和观点,从而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论和解决问题的宏观的体系。最重要的是,要始终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顺着这个内心的最终指引找到真正适合道路,才能有效避免在大量的思考和尝试汇总迷失方向。